超越粉紅與藍色:中大權威研究揭示玩具真相,如何為您的孩子選對未來關鍵技能?

分類: 最新STEM資訊|香港STEM/STEAM玩具消息分享 0 回應
超越粉紅與藍色:中大權威研究揭示玩具真相,如何為您的孩子選對未來關鍵技能?

一份為香港家長而設的科學育兒指南,助您選擇培養技能、而非定型的益智玩具

第一節:玩具箱革命:一項香港突破性研究改變全局

本地權威數據,重塑育兒觀念

在任何一間玩具店裡,家長們都面臨著一個熟悉的場景:一道粉紅色的牆壁與一道藍色的牆壁,界線分明。在為孩子挑選禮物時,人們往往不自覺地根據性別做出選擇。然而,一項來自香港本地的權威研究正挑戰這一根深蒂固的觀念,並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基於科學實證的視角,重新審視玩具箱裡的每一個選擇。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社會科學院進行了一項名為「Toys Are Us 玩具造就你」的重大研究,其成果不僅引發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更應成為每一位關心子女未來發展的香港家長的重要參考。這項研究由中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性別研究課程專家黃泓教授(Professor Wong Wang Ivy)領導,其設計的嚴謹性在同類研究中堪稱典範。研究團隊採用了長達七年的縱向追蹤方法,從 2014 年開始,持續跟進超過 200 名香港兒童,記錄他們從幼稚園階段(5 至 6 歲)到青少年初期(11 至 14 歲)的發展軌跡。

這種長期追蹤的研究設計,使其結論具有非凡的說服力。許多研究僅僅在單一時間點觀察現象,最多只能揭示兩種行為之間的「關聯性」——例如,觀察到男孩們更常玩積木,同時他們在空間測試中得分更高。然而,這種觀察無法確定是玩積木提升了空間能力,還是天生空間能力強的男孩更喜歡積木。中大的研究則超越了這種局限。通過追蹤同一群兒童長達七年的變化,研究能夠揭示早期遊戲模式對其日後認知技能發展的「預測能力」。這意味著,研究結果更有力地證明了童年早期的遊戲體驗,是塑造其未來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不僅僅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巧合。

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足以顛覆許多傳統觀念:

無論兒童的性別為何,更多地接觸和玩耍被社會普遍定義為「男孩典型玩具」(boy-typical toys)的兒童,其一種名為「心像轉換能力」(mental transformation ability)的關鍵空間技能發展得更好。相反地,更多地玩耍「女孩典型玩具」(girl-typical toys)則對這項能力的發展呈現負向預測關係。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的對象是來自香港不同社會經濟背景的兒童,其結論對本地家長具有直接且迫切的參考價值。這不再是遙遠的西方理論,而是關於「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城市中所進行的科學實證。這使得研究結果從一個有趣的學術發現,轉變為一項關乎香港下一代競爭力的重要本地洞察。

然而,對此發現的解讀需要極其審慎和 nuanced。研究的結論並非簡單地宣稱「男孩的玩具更優越」,而是揭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現象:某些能夠有效鍛鍊空間思維的遊戲模式和玩具特徵,在歷史和文化中被不成比例地標籤化、包裝並推銷給男孩。這種無形的社會分類,在不經意間為女孩製造了發展上的潛在差距。因此,研究團隊並非建議家長們盲目地為女兒購買「男孩玩具」,而是呼籲家長、教育工作者乃至玩具製造商,應將關注點從玩具的性別標籤轉移到其內在的「特徵」上,並在設計、推廣和選擇玩具時,具備更高的「性別敏感度」(gender sensitivity)。這場由中大研究引領的「玩具箱革命」,其真正目標是打破藩籬,讓所有兒童都能平等地接觸到能激發其最大潛能的工具。

第二節:解鎖潛能:解碼「心像轉換」及其與STEM成功的關聯

STEM成功的隱形引擎:「心像轉換能力」如何決定未來

中大研究中反覆提及的關鍵詞——「心像轉換能力」(mental transformation ability),聽起來或許有些學術化,但它所代表的,是兒童未來在學術和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的核心認知引擎之一。要理解玩具選擇的重要性,首先必須解碼這項關鍵技能的真正含義。

簡單來說,

「心像轉換能力」是指個體在腦海中對物體進行旋轉、翻轉、摺疊、拆解和重組的能力,而無需物理操作。
我們可以透過幾個生活化的例子來理解:

 

  • 宜家效應(IKEA Effect): 當您看著一份平面包裝的傢俬組裝圖,並在腦中將那些二維的線條和零件,預先構建成一個三維的書櫃時,您正在運用心像轉換能力。
  • 棋局推演: 一位優秀的棋手在落子前,會在心中推演未來數步的可能性,模擬棋子在棋盤上的各種位置變化,這正是高階心像轉換的體現。
  • 俄羅斯方塊(Tetris): 玩家需要快速判斷下落的方塊,並在腦中將其旋轉到最佳位置以填補空隙,這是一個典型的心像轉換能力訓練遊戲。

這種能力是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的核心組成部分,而空間智能與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即 STEM 領域的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大的研究報告強調,空間能力是預測個人未來是否會在 STEM 領域取得成就的有力指標。更有國外研究數據顯示,在美國獲得 STEM 領域博士學位的學者中,高達 45% 的人在高中時期的空間能力測驗中名列前 4%。這項驚人的數據清晰地表明,卓越的空間思維並非錦上添花,而是通往頂尖科技創新的基石。

值得注意的是,心像轉換能力是一種獨立的認知技能,它與傳統意義上的算術或計算能力並不完全相同。一個孩子可能在背誦乘法表時遇到困難,但他可能同時具備極強的空間想像力,能夠輕鬆解決複雜的幾何問題或搭建精巧的機械結構。這意味著,通過正確的遊戲方式,即使是對純數字不感興趣的孩子,也能夠培養起進入 STEM 領域所必需的基礎思維能力。

這就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觀點:

我們給予孩子的玩具,遠不止是消遣的工具,它們實際上構成了一套「隱藏的課程」(hidden curriculum),在潛移默化中訓練著特定的大腦迴路。
當我們審視傳統的玩具分類時,這個課程的內容便顯而易見。被標籤為「男孩典型」的玩具,如積木、模型車、機械人、軌道組合等,其核心玩法往往涉及建造、拆解、空間規劃和動態模擬,這本身就是一套密集的空間技能訓練方案。相對地,被標籤為「女孩典型」的玩具,如洋娃娃、化妝套裝、茶具、公主服飾等,其玩法則更多地圍繞著社交互動、角色扮演、 nurturing(培育照顧)和美學裝飾,這構成了一套側重於社交情感和精細動作技能的課程。

 

絕大多數家長在購買玩具時,並非有意為孩子選擇不同的「認知訓練餐單」。然而,整個社會的文化慣性、市場營銷策略和根深蒂固的性別期望,共同導致了這種系統性的差異。其結果是,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男孩和女孩便被引導至不同的發展軌道上。中大的研究之所以如此重要,正是因為它以確鑿的本地數據,揭示了這套「隱藏課程」的長期後果。它賦予了家長們一種全新的意識:玩具的選擇並非小事,而是一項關乎為孩子提供均衡、全面的「認知營養」的重大決策。

第三節:無形藍圖:玩具貨架上的性別定型如何塑造孩子的世界

粉紅與藍色的陷阱:性別定型如何限制兒童的無限可能

中大研究揭示的現象並非香港獨有,而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世界各地的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研究,共同描繪出一幅清晰的圖景:玩具貨架上的性別劃分,如同一張無形的社會藍圖,深刻地影響著兒童的自我認知、技能發展乃至人生軌跡。

這種影響的起始點比大多數人想像的要早得多。研究表明,兒童對性別化玩具的偏好並非在懂事後才形成,而是在嬰兒時期就已萌芽。一項研究發現,早在 9 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對符合其性別定型的玩具表現出明顯的偏好。到了 2 至 3 歲,兒童不僅能清晰地辨認自己的性別,更已內化了一套關於「什麼是男孩的玩具」和「什麼是女孩的玩具」的嚴格規則。這意味著,當家長認為孩子還小、可以隨意玩耍時,性別定型的種子其實早已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一旦這種觀念形成,一個強大的「社會強化循環」(reinforcement loop)便開始運作。這個循環始於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普遍期望,這些期望直接影響著玩具的設計和市場營銷策略——廣告中的男孩玩具通常與力量、競爭、科技和冒險聯繫在一起,而女孩玩具的廣告則充滿了溫馨、美麗、家庭和幻想的元素。這些營銷信息進一步塑造了成年人的購買行為。研究一致表明,家長、祖父母和其他成年人在為孩子購買與 STEM 相關的玩具(如科學實驗套裝、建築模型)時,絕大多數會選擇將其贈予男孩。

孩子們是這個循環中敏銳的觀察者和學習者。他們從收到的禮物、同伴的反應和成人的言談中,不斷吸收和驗證著這些性別規則。久而久之,這些外在的社會規範就轉化為他們內在的自我認同和興趣偏好,從而使整個循環得以延續。這個過程的潛在危害在於,它可能會過早地限制一個孩子的發展可能性。一個對建築和機械充滿好奇的女孩,可能因為從未接觸過相關玩具而錯失了發展工程才能的機會;同樣,一個富有同情心和細膩情感的男孩,也可能因為社會對「男子氣概」的期望而壓抑了自己在人際溝通和關懷方面的天賦。

這個循環的長期後果,直接體現在教育和職業領域的性別差距上。童年時期在玩具選擇上的差異,導致男孩和女孩在進入學校前,就已經在某些關鍵技能上(特別是空間技能)產生了差距。這種早期的差距會隨著學業的深入而逐漸擴大,最終影響他們在高中和大學時對科目的選擇,並成為導致女性在 STEM 領域代表性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這不僅僅是個人興趣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未來經濟機會和社會平等的結構性問題。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種性別定型的壓力並非對稱地施加在兩性身上。

多項研究指出,社會對於跨越性別界線的遊戲行為,往往對男孩更為嚴苛。
一個女孩玩玩具車或機械人,可能會被視為「有個性」或「活潑」;而一個男孩玩洋娃娃或熱衷於公主角色扮演,則更容易招致同伴的嘲笑或成人的擔憂。這種不對稱的社會壓力帶來了一個複雜的挑戰:一方面,為了提升女孩的空間技能,我們需要鼓勵她們更多地接觸傳統上被視為「男孩化」的遊戲;另一方面,為了培養男孩的同理心、 nurturing(培育照顧)和社交情感能力(這些能力常與「女孩化」的遊戲相關),我們則需要對抗更強大的社會禁忌。

 

這也揭示了更根本的解決方案:真正的目標不應是簡單地讓女孩去玩「男孩的玩具」,而是要徹底打破玩具本身的性別標籤。我們需要倡導一種全新的觀念,即關注玩具所能提供的「遊戲價值」(play value)和它所能培養的「核心技能」,而不是它被市場定義的「性別屬性」。為所有兒童提供一個均衡、多樣化的「遊戲餐單」,讓他們可以自由地探索所有類型的遊戲,這才是培養出心智健全、能力全面的下一代的終極之道。

第四節:Kidrise 理念:以技能策展,而非定型

Kidrise的承諾:提供「均衡遊戲餐單」,打破性別壁壘

面對中大研究揭示的挑戰以及全球範圍內對性別定型玩具的反思,一個核心問題擺在了所有家長和教育者面前:我們該如何行動?答案並非拋棄所有傳統玩具,而是需要一個全新的篩選和策展理念。這正是 Kidrise 品牌哲學的核心所在。

Kidrise 的理念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而有力的轉變:

我們相信,在選擇玩具時,最重要的問題不是「這是給男孩還是女孩的玩具?」,而是「這款玩具能培養孩子的哪種關鍵技能?」
這個以技能為本(skill-based)的策展原則,是對傳統玩具零售模式的一次深刻重塑。它將關注點從表面的顏色和主題,轉移到玩具內在的教育價值和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實際貢獻上。

 

這一理念與黃泓教授團隊的研究結論不謀而合。研究報告明確呼籲玩具製造商和零售商應當「注重性別敏感度」,避免在設計和推廣中強化性別角色的刻板期待。Kidrise 正是這一呼籲的積極響應者和踐行者。我們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已經為家長完成了前期研究和篩選工作的專業平台,致力於提供一個基於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成果的優質玩具系列。

為了更好地闡釋這一理念,我們引入了「均衡遊戲餐單」(Balanced Play Diet)的概念。正如健康的身體需要攝取多樣化的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健全的大腦發育同樣需要來自不同類型遊戲的「認知營養」。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需要能鍛鍊空間思維和邏輯推理的遊戲,也需要能激發創造力、想像力的遊戲,同時還不能缺少能培養同理心、協作能力和社交情感智慧的遊戲。Kidrise 的使命,就是為家長提供這個「均衡餐單」中的所有「核心營養素」,打破傳統玩具分類的壁壘,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

在實踐這一理念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坦誠地面對一個現實的挑戰:許多消費者,特別是為他人選購禮物的顧客,仍然習慣於通過「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這樣的傳統分類來進行搜索。這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消費習慣,我們對此表示理解。為了確保網站能夠服務所有用戶,讓每個人都能便捷地找到他們想要的商品,我們在網站上保留了這些熟悉的分類導航。

然而,我們更希望鼓勵顧客們嘗試一種更強大、更符合兒童發展需求的探索方式。這正是我們在網站上同時提供按「年齡」和按「STEM 玩具」、「蒙特梭利教具」等技能類型進行分類的原因。我們真誠地邀請您,將這些技能分類視為探索 Kidrise 玩具世界的首選路徑。當您開始思考「我想為 3 歲的孩子提升手眼協調能力」或者「我想為 6 歲的孩子尋找能啟蒙編程思維的玩具」時,您就已經開始踐行一種更科學、更有遠見的育兒方式。這種做法將一個潛在的品牌理念與網站設計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一個與顧客溝通、引導其行為的教學時刻,這也體現了 Kidrise 作為一個教育品牌的深層策略。我們相信,真正的發展魔法,正是在這種以技能為導向的探索中發生的。

第五節:構建大腦,而非壁壘:Kidrise 精選玩具實踐

從理論到實踐:精選玩具如何鍛鍊空間推理、編程思維與創造力

理念需要通過實踐來證明。本節將深入剖析 Kidrise 系列中的幾款代表性產品,展示它們如何具體地、有針對性地培養中大研究及其他權威研究所強調的關鍵技能。這些案例將清晰地闡釋,當我們將焦點從性別標籤轉向技能培養時,玩具的教育潛能將如何被極大地釋放。

類別一:掌握空間推理與心像轉換

這是 STEM 技能的基石,也是中大研究的核心關注重點。能夠有效訓練這項能力的玩具,通常具備三維結構、動態變化和需要預判規劃的特點。

產品範例:Kidrise 3D 立體迷宮球

技能分析: 這款玩具堪稱是「心像轉換能力」的純粹訓練器。它將一個複雜的三維迷宮封裝在一個透明的球體中,孩子需要通過精細地轉動球體,引導一顆小鋼珠穿越數百個關卡。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無法直接觸碰迷宮內部,必須完全依靠視覺觀察,並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動態的、三維的空間地圖。他們需要不斷地預測:「如果我將球體向左傾斜 30 度,鋼珠會滾向哪裡?接下來的路徑是上升還是下降?」這是一個持續進行心理旋轉和路徑規劃的過程,為大腦的空間處理區域提供了極佳的鍛鍊。其設計本身是完全性別中立的——一個由多彩軌道構成的球體,其挑戰性和趣味性對所有具備耐心和好奇心的孩子都同樣具有吸引力。

類別二:發展邏輯、序列與計算思維

在數字時代,編程已成為一門新的基礎語言。其核心並非敲打複雜的代碼,而是理解邏輯、因果關係和序列化指令的思維方式,即「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

產品範例:tudao 機器人編程世界 (Scratch 3.0 編程)

技能分析: 這款玩具巧妙地將抽象的編程概念轉化為實體的、可觸摸的積木搭建活動,完美地詮釋了 STEM 教育中的「T」(技術)和「E」(工程)。孩子們首先需要親手組裝出一個機械人,這個過程本身就在鍛鍊他們的空間構建能力和遵循指示的細緻度。完成後,他們可以通過圖形化的 Scratch 3.0 編程界面,像堆疊積木一樣拖拽指令模塊,來控制機械人的動作。例如,「如果(if)碰到障礙物,就(then)向後退一步,然後右轉 90 度」。這種「如果…就…」的條件邏輯、指令的先後順序,正是編程的基礎。它將編程從一件令人生畏的電腦任務,變成了一場充滿創造性和即時反饋的遊戲。雖然機械人主題在傳統上可能更偏向男性,但其核心玩法——解決問題、設計指令、創造性地實現目標——是所有未來創新者都需具備的通用能力。

類別三:培育開放式創造力與工程原理

與有固定答案的謎題不同,開放式(open-ended)玩具沒有唯一的「正確玩法」,它們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可以無限創造、實驗和表達的平台。這類遊戲對於培養創新思維和設計感至關重要。

產品範例:美國 Guidecraft Interlox 幼兒圓形多彩拼插片玩具

技能分析: 這款玩具是性別中立的開放式建構玩具的絕佳代表。它由一系列色彩鮮豔、帶有缺口的圓形塑料片組成。與傳統的方形積木不同,Interlox 的獨特形狀鼓勵孩子們進行非線性的、更具想像力的三維創作。孩子們可以將它們拼接成彎曲的蛇、球形的建築,甚至是抽象的雕塑。在拼接的過程中,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探索到基礎的工程學原理,例如結構的穩定性、連接點的強度以及對稱與平衡的美感。這種沒有說明書、沒有預設結果的遊戲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護和激發了孩子的內在創造力,鼓勵他們不斷嘗試、失敗再嘗試,這正是工程師和設計師在創新過程中最重要的思維品質。

通過這些具體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Kidrise 的策展哲學是如何將前沿的教育研究轉化為孩子們手中充滿樂趣的工具。每一款精心挑選的玩具,都旨在為孩子的大腦裝備上應對未來挑戰所必需的核心技能,超越了粉紅色與藍色的陳舊界限。

第六節:現代家長的實用指南:以技能為核心的遊戲手冊

您的行動藍圖:三個關鍵問題與「技能核心遊戲指南」

理解了玩具選擇背後的科學原理後,家長們需要一套簡單、可操作的工具,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本節旨在提供一個實用的行動框架,幫助您成為孩子遊戲體驗的明智引导者,並將 Kidrise 的理念融入您的育兒實踐中。

選擇玩具時的三個關鍵問題

下次當您為孩子選購玩具時,無論是在 Kidrise 網站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請嘗試用以下三個問題來代替「這是給男孩還是女孩的?」:

  1. 這個玩具要求我的孩子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能幫助您將注意力集中在玩具的認知挑戰上。它是在考驗空間想像力(如立體拼圖)、邏輯推理(如解鎖玩具)、策略規劃(如棋類遊戲),還是精細動作協調(如串珠)?一個好的玩具有其內在的「問題」等待孩子去解決。
  2. 這個玩具的玩法是開放式的還是單一目的的? 單一目的的玩具(例如,按一下按鈕就唱歌的玩偶)雖然能帶來短暫的樂趣,但很快就會讓孩子感到厭倦。開放式的玩具(如積木、黏土、繪畫工具)則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能夠隨著孩子能力的成長而演變出更複雜的玩法,從而優先培養創造力和靈活思維。
  3. 在玩這個玩具時,我的孩子主要在練習什麼技能? 這是本文的核心信息。嘗試將玩具與一項或多項具體技能聯繫起來:是空間推理、因果邏輯、語言表達、社交協作,還是同理心?這種以技能為導向的思考方式,將徹底改變您的購物決策。

創造一個支持性的遊戲環境

除了選擇合適的玩具,營造一個鼓勵探索、打破定型的家庭環境同樣重要。

  • 鼓勵混合性別遊戲: 中大研究團隊特別建議,應主動鼓勵男孩和女孩一起玩樂。當不同性別的孩子一起遊戲時,他們會自然地接觸到對方偏好的遊戲類型,從而拓寬自己的技能範圍。一個玩積木的團隊裡有女孩,或是一個玩扮家家酒的場景裡有男孩,對所有參與者都是有益的。
  • 注意您的語言: 成人的語言對孩子有著強大的塑造作用。請有意識地避免使用帶有性別偏見的語言,例如「這是男孩子的玩具」或「女孩子就是比較細心」。尤其要警惕那些可能限制孩子潛能的負面標籤,正如中大研究中提到的例子:「女生不會砌模型」。每一句話都在向孩子傳遞關於世界如何運作以及他們在其中位置的信息。

Kidrise 技能核心遊戲指南

為了將上述理念轉化為一個直觀的參考工具,我們創建了以下的「Kidrise 技能核心遊戲指南」表格。這個表格將關鍵的發展技能、其重要性(基於科學研究)以及 Kidrise 提供的相應玩具範例清晰地對應起來,旨在成為您為孩子構建「均衡遊戲餐單」時的得力助手。

關鍵發展技能 為何至關重要 (基於中大及全球研究) Kidrise 玩具範例 (適合所有兒童)
空間推理與心像轉換 STEM 領域(工程、物理、設計)的基礎;直接預測數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D 立體迷宮球、Guidecraft Interlox 拼插片、磁力積木片、幾何形狀拼圖
邏輯、序列與編程思維 構建計算思維、理解因果關係和系統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字時代的必備素養。 tudao 編程機械人、電路實驗套件、編程桌遊、Onshine 開鎖益智玩具
創造力與開放式設計 培養創新能力、靈活思維和創造新穎解決方案的能力;是發明與藝術創作的核心。 Guidecraft Interlox 拼插片、Asweets 六合一遊戲桌、磁力積木片、畫板套裝
培育與社交情感智能 發展同理心、溝通能力、協作精神和情緒調節能力;是領導力和人生幸福感的關鍵。 廚房煮飯仔玩具、醫生角色扮演套裝、合作類桌遊、Ambo Funtamin 故事投影機

這份指南不僅是一個購物清單,它更是一份宣言,體現了 Kidrise 的策展哲學:我們致力於為每一位兒童提供開啟其獨特潛能的鑰匙,無論他們的性別是什麼。

第七節:結論:為香港下一代創新者裝備未來

投資未來:從一個更明智的玩具選擇開始

玩具的選擇,從來都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如香港中文大學的權威研究所揭示的,一個孩子童年時期的遊戲體驗,正在為其大腦的認知架構鋪設軌道,深刻地影響著他們未來的學習能力和職業潛能。在一個日益由科技、創新和複雜問題解決能力所主導的世界裡,這項投資的重要性前所未有。

我們必須超越傳統的粉紅色與藍色標籤,以一種更科學、更具前瞻性的眼光來審視孩子的玩具箱。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玩具的顏色或主題,而在於它所提供的遊戲價值——它能否挑戰孩子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並在潛移默化中鍛鍊那些對未來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能,特別是空間推理、邏輯思維和創造力。

 

作為家長和教育者,我們被賦予了巨大的責任和機遇。通過有意識的選擇,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更豐富、更多元、更均衡的「遊戲餐單」,打破無形的性別壁壘,讓每個孩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能自由地探索自己在工程、設計、科學、藝術和人際交往等各個領域的潛能。

這篇文章旨在賦予您所需的知識和工具,讓您成為一個更明智、更具洞察力的消費者和引導者。您現在已經了解,一個小小的 3D 迷宮球如何能夠成為未來工程師的啟蒙教具,一套編程積木又如何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打下邏輯思維的基礎。

Kidrise 的存在,正是為了成為您在這趟育兒旅程中的專業夥伴。我們不僅僅是一個玩具零售商,更是一個基於教育研究的發展工具策展平台。我們致力於為香港的家庭篩選和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玩具,幫助您為孩子的未來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香港培養出下一代的創造者、問題解決者和創新領袖。這一切,就從今天,從為孩子的玩具箱做出一個更明智的選擇開始。加入我們,一起構建一個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能被看見、被尊重、被充分激發的未來。

最新文章